16日下午,2025低空装备轻质材料产业发展论坛举行,论坛聚焦“强化区域引领作用,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探讨低空经济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的跨界联动。顶尖专家学者、专家,企业家代表及行业领军人才共计200余人参加。

作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改革试点省份,湖南率先构建起覆盖航空器研发、制造、应用的全产业链政策体系,其中轻质材料技术创新被确立为低空装备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当前,长沙依托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已形成以航空航天级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及复合材料为核心的轻质材料产业集群,正加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低空装备材料创新高地。
“低空飞行装备是低空经济的核心载体,直接决定了低空经济的发展规模、应用深度和商业化进程。”中南大学教授、湖南中创空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黄元春表示,低空经济领域飞行装备的结构件材料选择以轻量化、高强度为核心需求,不同材料的应用场景和占比差异显著。
换言之,材料产业的突破将为低空经济的加速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材料在低空经济领域被广泛使用。其中铝合金材料占比达到30%~50%,据统计,2024年全球低空经济铝材消费量87万吨,其中中国的低空经济铝材消费量占40%。
“铝合金作为低空经济的‘轻量化引擎’,其技术成熟度、性能适配性和政策支持度均处于领先地位。”上海市有色金属学会高级工程师刘前换表示,当前,铝合金在低空经济产业的应用包括电池铝材、铝基复合材料、泡沫铝、再生铝,随着材料创新、再生技术突破及市场需求释放,铝合金将在飞行器结构材料、能源系统与配套设备、基础设施建设中持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万亿级低空经济市场的核心支撑材料之一。
当前是否有其他材料可以替代铝合金?“即便是密度更小、强度更高的碳纤维材料,由于成本及其他性能的原因,目前仍难以替代铝合金在低空经济产业中的主导地位。”黄元春表示,应在多领域协同创新,通过跨学科协作,统筹合金设计、先进成形工艺、数字化制造平台与绿色循环体系,有效提升我国低空装备制造的自主可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本次论坛承载着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贯通产业链关键环节、构建低空经济湖南范式等三大使命。”活动主办单位湖南省新材料产业协会秘书长习小明表示,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共同绘制低空装备轻质化发展的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