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鸟无人机(蓝天实验室供图)
走进蓝天实验室,探寻玄鸟无人机背后的故事
深沉如水的夜幕中,一只墨蓝色的“神鸟”展开双翼,拖着飘逸的长羽毛,昂首冲向天际。它盘旋、回转,发出清越悠长的“呦呦”鸣叫。这只“神鸟”正是蓝天实验室新近研发的玄鸟无人机。
当消息传遍古都,很多市民在感慨千年文明融入低空经济的同时,也对这款造型惊艳、融合科技与文化元素的无人机充满好奇。9月15日,记者来到蓝天实验室,探寻其研发背后的故事。
“安阳文旅资源丰富,无人机产业链条完整,我们一直想打造一款既能彰显安阳文化底蕴又能推动产业发展的产品。”蓝天实验室文旅系列无人机研发项目负责人裴振兵表示。安阳是殷商故都,有着3300年的厚重历史。在他看来,玄鸟不仅是商朝的始祖、图腾,更是连接殷商文明与低空经济的最佳符号。
《诗经·商颂·玄鸟》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诗句,为这款无人机注入了浓烈的文化基因。这只传说中的神鸟是什么样的?怎样让神话传说中的神鸟转化为可塑可感的实体?今年5月,裴振兵的团队开启了探索之路。
“之前见过很多地方的玄鸟,但都很抽象。”裴振兵回忆道,他们不断寻找灵感、开拓思路,直到看到殷墟博物馆中高悬的玄鸟雕塑才豁然开朗,设计思路逐渐明晰。在随后的一个月里,他们根据鸵鸟、凤凰、燕子等动物的特征进行3D建模,反复设计。
“玄鸟无人机的外观设计我们已经申请了专利,但这只是第一步。”裴振兵透露,当时玄鸟的选色也是一个难题,他们借助AI工具对比多种颜色,最终选择了深邃而神秘的墨蓝色。在选材方面,机体除头部与颈部外,其他部位采用轻便、流畅性更好的碳纤维结构,大大减少了飞行阻力,也更节省电量。
玄鸟无人机在飞行中不仅能发出仿真鸟鸣,还配有精心录制的解说词,成为宣传安阳文化的“空中名片”。这当然离不开裴振兵团队的努力,他们对音效与文字解说进行了反复的打磨。
有人会好奇,这个搭载灯光系统,翼展4米、机长超过6米的“庞然大物”是如何实现在天空灵动飞行的?“我们在电机与电池等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不仅要保证足够的动力和续航,还要应对风力等外部因素。”裴振兵解释,为了达到飘逸的飞行姿态,团队攻克了横向移动生硬、加速过猛等技术难题,最终打造出兼具流线造型与卓越性能的核心部件。
裴振兵说,玄鸟无人机的操控比普通无人机难度要大一些,尤其是演出中涉及快速升空、盘旋回转等动作。目前,他们正联系专业人员,对飞手进行强化训练,为将来参与文旅演出做好准备。
技术创新终将回归应用、服务生活。记者采访了解到,未来,玄鸟无人机将会投身我市大型文旅活动中。蓝天实验室也将继续挖掘产业资源,深耕文化与科技领域的融合,推出更多融入安阳元素的新型无人机,为安阳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的科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