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航道

你知道无人机“蛙跳”巡检嘛?

无人机巡检电网

早已不算新鲜事

但你知道吗

最近又流行起了一种新方式

无人机“蛙跳”巡检

听起来好像有点奇怪

无人机不是直飞到底吗

怎么还能“蹦跶”呢?

它为什么要“蛙跳”

又是怎样“跳”的呢?

熟练掌握“蛙泳”技能的

头条君忍不住

一探究竟(tou tou xue yi)

什么是无人机“蛙跳”巡检?

无人机“蛙跳”巡检

顾名思义

就是无人机

在巡检过程中

从一个机巢飞到

另一个机巢

飞行轨迹

与青蛙跳跃的轨迹相似

因此得名
无人机“蛙跳”巡检

↓↓↓

这是一种

新型无人机作业模式

只需在多个变电站或杆塔

部署无人机机巢

安装光伏发电供能系统

无人机可以

就近选择机巢停靠充电

从而省去

其返回原始起飞点的过程

实现长距离、大范围场景的

接续飞行作业

巡检为啥要“蛙跳”?

我们知道

无人机巡检好处多多

显著提升了电网

巡检的效率、覆盖范围和安全性

相比传统无人机巡检

“蛙跳”更高效

续航更强

就近补给

不必返回起飞点

航程可延伸数倍

可长距离、大范围巡检

连续巡检

一机多场

多机巢共享

可跨区域不间断巡检

应急更快

发生突发情况时

就近机巢的无人机

能立即出动

定位缺陷并回传

那么

它到底怎么“跳”的呢?

“蛙跳”路径有讲究

无人机巡检通常接入

智能巡检管理平台

它能管理无人机的飞行任务

无人机的飞行航线

通常基于

GIS地图、激光雷达建模

或三维点云数据生成

运检人员会结合

线路走向

杆塔分布

地形高差等因素

规划出

从A机巢到B机巢

的跳跃路径

每个跳跃段落之间

保持相互衔接

实现“接力式”巡检

那么

各个机巢之间

间距设置为多少呢?

这取决于无人机的

续航性能和线路环境

以目前常见的多旋翼无人机为例

单次续航约30分钟

巡检半径为3~5千米

因此机巢通常

以3~5千米为间隔布设

一次完整的长距离巡检

可能需要3~5个机巢接力

“蛙跳”机巢安在哪儿?

大部分机巢是固定安装的

例如在变电站设置

带光伏供能和通信模块的

“驻站机巢”

在重要杆塔上设置

“驻塔机巢”

固定“筑巢”的好处不言而喻

便于长期运行和数据接入

有些特殊场景

如山区临时检修

也可以采用可移动机巢

由车辆携带或临时搭建

最重要的是

“蛙跳”巡检

飞手可以“不在场”

只需在后台动动手

无人机就会自动完成巡检任务

跳转、起降、充电、回传

都不用操心

大大解放了人力

目前在供电公司

无人机“蛙跳”巡检

已经开始各显神通了~

在宁夏

7月3日,宁夏电力超高压公司在±1100千伏吉泉线杆塔上安装无人机机巢和光伏发电供能系统,完成宁夏首次“蛙跳”巡检。

在山西

8月28日,大同供电公司应用无人机执行“蛙跳”巡检任务。

在辽宁

2024年10月22日,辽阳供电公司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完成无人机“蛙跳”巡检工作。

在河北

2024年5月24日,河北邢台供电公司对10千伏河会线开展自动化智能巡检,标志着该公司首次实现无人机“蛙跳”巡检。目前,邢台供电公司共设置19个机巢用于无人机自主巡检,涉及5个县(区),由供电公司无人机指挥中心远程遥控无人机完成飞巡任务。

随着更多试点落地

这项新技术正从探索走向普及

可以预见

未来无人机自主飞巡

将成为更多地区电网巡检的常态

“蛙跳”巡检

听起来有点可爱

但它带来的变化却很硬核

无人机的“每一跳”

都将成为

守护电网安全的关键一步

推动电网运维

更智能

更安全

更高效

发表评论